韩国“中医粉”的“西行”路:对中华文化理解越深,亲切之感越盛
中新网西安12月5日电 题:韩国“中医粉”的“西行”路:对中华文化理解越深,亲切之感越盛
中新网记者 张一辰
黑头发、黑眼睛、黄皮肤,加之一口流利的中文,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,权珉豪难与“洋学生”划等号,而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反令他尽显“中国范儿”。
权珉豪来自韩国仁川,2017年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求学,目前就读中医学专业四年级。“能够与中国同学们一起上课,我可以学到最‘原汁原味’的中医。”作为班里唯一的外国人,权珉豪坦言。
陕西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陈震霖表示,近年来,该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,积极投身“一带一路”中医药传播事业,获批“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(陕西)”,设立“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英国工作站”,并在俄罗斯、罗马尼亚、赞比亚成立中医药医疗中心,藉此拓宽对外交流渠道。
中医学源于中国,并以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。对此,权珉豪表示,韩国传统医学与中医的核心思想趋同,均是以《黄帝内经》为根基,所以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着“天然”的优势,对中医的理念、概念并无陌生感。“比如我家里的一些长辈,如果遇到头疼脑热,我们就会问,要不要喝八珍汤?”
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本与末,因与果”是绕不开的主题。那么,权珉豪因何成为“中医粉”并踏上“西行”路?
“我小时候出过一次车祸,事发后被送到医院,是医生挽救了我的生命,从那以后我对医学一直抱有憧憬之心。”权珉豪说,在对医学探求的过程中,他开始接触到中医。
“恰巧我的一个亲戚就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,于是他推荐我来到这里学习。此外,我父亲也从事医学工作,家里人都很支持我。”权珉豪言道。
据了解,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同美国、加拿大、韩国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国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,至今已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。
作为一名留学生,2004年权珉豪为了学习中文曾短暂来到中国,“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,我亲眼见证并感同身受,在学习过程中,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愈发深刻,心中的亲切之感也越来越强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国古代众多名医之中,权珉豪是张仲景的“粉丝”,“《伤寒论》中所写的一些方剂对我而言不仅便于理解,还非常实用,并包含着中医的核心思想。”权珉豪直言。
麻黄汤中用桂枝,杏仁甘草四般施,恶寒发热头身痛,无汗而喘服之宜……诸如此般的药剂方歌,权珉豪已熟读成诵80余首。他坚信,如果能够治病救人,那么自己的人生也会更有意义。
如今,权珉豪早已习惯了“西漂”的生活,对羊肉泡馍、凉皮、肉夹馍等特色小吃如数家珍,“当想念家乡的味道时,在网上买些泡菜,对我来说就足够了。”权珉豪笑言。(完) 【编辑:苑菁菁】